当前位置:首页 > Betway 体育 > 正文

院士专家做表率,第十三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公布

 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6 8:59:44 字体大小:

1月4日,第十三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

作为全国首个由社会力量出资的综合性科普奖项,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设立于2012年,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主事。截至目前,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已累计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推荐项目超过4200项,涉及多个门类和领域。

活动现场。

获奖率22.89%,呈现四大特色

本届申报工作于2024年6月12日正式启动,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收到了533个申报项目,较去年增长了4.1%,再次刷新了申报记录。经过严格的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线下复评和终评,评选出了包括提名奖在内的122个奖项,获奖率为22.8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朱美芳在致辞中介绍,本年度的获奖项目呈现出4个显著特点:

朱美芳院士。

第一、院士专家做表率,大材大用显担当。在本届评审当中,有几位一线的院士同时申报了科普杰出人物奖,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投身于科普教育事业,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上海科普事业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第二、科普紧跟时代潮,少年参赛创新高。今年的获奖项目中,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科学和新兴科技领域,还关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重点问题,展现了科普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社会需求的特色。此外,青少年获奖的比例也创了新高,占总量的37%,展现了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科普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第三、多平台上展风姿,健康科普是正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知识需求的日益迫切,健康科普项目成为本次评选的亮点之一。许多医学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活动,为科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项目不仅覆盖了营养、运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他们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将专业的健康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健康资源。

第四、科普助力一体化,美美与共相呼应。此次,长三角科普联盟机构首次参与推荐并获奖,标志着科普资源共享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变化为长三角地区的科普教育带来了新活力,促进了区域间的科普交流与合作,为科普事业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院士专家引领,彰显科普新风尚

在本届评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获科普杰出人物奖。

科普杰出人物奖颁奖仪式,左二为葛均波院士,左三为丁奎岭院士(代张杰院士领奖)。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葛均波积极投身于心血管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他成立了院士科普基地,并创建了心血管健康联盟,通过《心闻周刊》、CCATV心血管远程教育学院等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和平台,将复杂的心血管健康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公众。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每天看的病人数量是有限的,想要帮助到更多人,需要把正确的知识传播给大众。一方面,让大家知道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预防疾病发生;另一方面,生病了之后也能有尊严地生活,获得科学的治疗。”葛均波强调,“这同样是医生的一个义务。”

张杰在物理学科普方面独树一帜,善于将深奥的物理原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讲解呈现给公众,让物理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科普工作激发了公众对物理学的兴趣,特别是培养了年轻一代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让大众了解最新的科学进展,尤其是基础研究的发展,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张杰表示,“作为李政道研究所的所长,我深感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让基础科学的价值和意义被更多人了解,并激励更多国人参与到科学传播与研究事业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颁奖典礼上也举行了上海科普教育院士专家顾问团聘书颁发仪式。顾问团成员包括褚君浩院士、杨雄里院士、杨秉辉、葛均波院士、张杰院士、丁奎岭院士、顾建英等,其中多位成员为历届科普杰出人物奖得主。

顾问团的院士专家们均强调,创新和普及是科学发展的两翼,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将继续努力为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将设立专项奖励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国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新知识开展科普,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飞速度发展,新技术、新范式、新业态对科普工作的需求正在持续扩大,科普创新的广度、深度、温度、宽度、转换度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在此背景下,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拟定于2025年设立专项奖励,旨在表彰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关键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致力于将尖端技术普及化的项目与人才。

基金会将明确奖项的评选标准和流程,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大对获奖项目和人才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科普工作;积极搭建平台,促进获奖者与公众、企业、科研机构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2025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评审工作启动仪式。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