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betway88.net >《科学时评》>正文

“苦难式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2024/7/17 10:12:04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刘津祎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7月13日沈腾、马丽主演的喜剧《抓娃娃》点映,连续三天获得单日电影大满贯。7月16日,电影正式上映,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7月16日9点整,该片累计票房5.22亿,位居当日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该片讲述一对富豪夫妻为把孩子马继业培养成优秀继承者,而对孩子进行苦难式教育的故事。在孩子尚未形成长久记忆的幼年时期,马成钢夫妻带着年幼的马继业,从家里的大别墅搬进破平房,和孩子“奶奶”一起生活。深知家庭贫困的马继业,从小就帮助父母干活,照顾“生病的奶奶”,勤快懂事。电影通过喜剧的形式,对社会热议的苦难式教育进行深入呈现,展示出一味地为孩子制造苦难,只会让孩子陷入自卑、自我怀疑的囹圄,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本可以是衣食无忧的少爷,却被迫当起了家徒四壁的穷人。电影中的男孩马继业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孩提时期他认为父母赚钱辛苦,所以从不和父母索取什么,也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但那时的他,同样是一个正值爱玩时期的小男孩,当看到同龄人拿着平板电脑玩游戏时,他未能经住诱惑,偷偷把父亲给他的生活费用来买平板电脑。当平板被损坏不能退钱,导致买不起药的时候,马继业的心理防线随之崩塌,他认为自己对不起信任自己的父亲和“病入膏肓”的奶奶,愧疚感占满了这个少年的内心。当愧疚感充斥在孩子内心的时候,真的有利于他的成长吗?试想,带着愧疚生活真的能过得开心吗?

为了弥补愧疚,马继业开始捡水瓶赚钱,致使他被同学嘲笑,自尊心全无。面对儿子被欺凌,父亲马成钢只是说,“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自尊心是最没用的东西”,在他看来,这是苦难教育中的一环。可是,当一个孩子自尊心遭到践踏的时候,他会像成年人一样认为自尊心不重要吗?心理学上说,儿童期是人格形成、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身心创伤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试问,这样的打击难道就不会给他的心理造成创伤吗?

被苦难支配的童年,造成了马继业自卑、内敛的性格。小时候面对同学的欺凌,他不敢反抗;长大后面对父母的期望,他不敢表达自己,不敢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而是选择父母期待的经管专业。此时,父母以为自己教育成功了,但实质上是在消磨孩子对世界的热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心理学上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过早地让孩子接受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困难,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和疏离,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且,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要靠父母的言传身教与支持鼓励,并非要靠苦难磨炼意志。正如作家余华所说:“苦难就是苦难,他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被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在过去物资匮乏的时代,父辈们被迫接受苦难式教育。既然是过去的产物,那就让它停留在过去。如今,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在这个苦难“稀缺”的时代,作为父母更应珍惜眼前的幸福与安宁,而非过分强调和制造苦难,阻碍孩子成长,应让孩子在精心栽培与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刘津祎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